首页
>
各地名产特产推荐--编篇特产
各地名产特产推荐--编篇
46.
徽州竹编
[
安徽省
黄山市
徽州
]
“徽州竹编”始于唐宋,盛于明清。传世的明清竹编实物,以碗、杯、盘瓶等为主,还有箧盒、书箱、礼盘、果盒等。如安徽省博物馆收藏的明万历年间的“描金五彩漆果盒”和清代的“金漆堆花圆果盒”,均用竹制骨架,外用细篾编织成花纹胫,涂彩漆描金花而成。近年……
47.
景德镇瓷胎竹编
[
江西省
景德镇
昌江区
]
瓷胎竹编,是用千百根细如发、软如绵的竹丝,均匀地编织于洁白如玉的瓷器之上的一种竹编制品。因为竹丝依胎成形,随胎编织,紧扣瓷胎,胎弯竹弯,形曲篾曲,编织成功后,竹丝和瓷胎浑然一体,天衣无缝,所以又称“竹丝扣瓷”。清雅莹润的丝竹和洁白如雪的名瓷……
48.
洛宁竹编
[
河南省
洛阳市
洛宁
]
洛宁县淡竹栽培历史悠久,素有“竹乡”之称。全县竹林面积6000多亩,竹材蓄积量达3000多万公斤。洛宁淡竹节长壁薄、竹材柔韧、富弹性、拉山强,是竹编的上等材料。洛宁竹编在全国享有盛名,其主要产品竹板、竹帘、竹篓、竹席及竹制工艺品畅销日本、韩……
49.
苍山柳编
[
山东省
临沂
兰陵县
]
苍山柳编,款式新颖,品种繁多,质量稳定,是山东省有名的工艺品。曾获全省工艺品百花奖第一名,1983年获国家经贸部荣誉证书。苍山柳编,是鲁南地区的传统技艺。其制品早已成为沂蒙人民的日常生活必需品,其中的针线筐,长期以来就是姑娘出嫁时必备的陪嫁……
50.
傣族竹编
[
云南省
西双版纳州
景洪
]
傣族与竹子有着不结之缘。傣族的村村寨寨都掩映在翠绿的竹林中,傣族人住的是竹楼,用的是各式竹器,他们爱竹、用竹,擅长竹编工艺。 傣族有着世代相传的竹编技艺,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。傣族竹编工艺精细,造型朴实大方,品种繁多,其中以笆箩、饭盒、槟榔盒……
51.
西安柳编
[
陕西省
西安
莲湖区
]
柳编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品之一,也是陕西西安得特产。在古代人们只是作为普通的日常实用品,知道二十世纪后几十年才逐渐兴起,也渐渐的成为中国部分地区出口创汇的项目。柳编制品是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的手工艺品,“编筐、编篓,家家都有”。这是因为这种工艺……
52.
门巴竹编
[
西藏
林芝
墨脱县
]
门巴竹编门巴人居住地多树多竹,门隅腹心的达旺一带的竹器编织业比较发达。竹编品中以一种叫“邦穹”的织品最为有名。邦穹需要红、黄、蓝、黑等颜色的几百根细蔑编织,图案是细密多变的几何图案。……
53.
安岳竹编
[
四川省
资阳市
安岳县
]
安岳竹编工艺独特,精美的工艺席有睡席、桌席、纹帐、帐帘、挂屏、座屏、条幅、枕头等品种席面编有山水、花鸟、人物、书法等。其工艺精湛、造型新颖,图像清晰,丰富多姿,可以随意折叠,便于携带和运输。 竹编历史悠久,距今已有久,距今已有340多年……
54.
马兰柳编
[
河北省
邯郸
邱县
]
香城固乡:马兰柳编,畅销国内外。……
55.
宋州柳编
[
河南省
商丘市
宁陵县
]
商丘的柳编制品始于宋代,故称宋州柳编。这里的柳条枝细长,质地细腻,坚实柔韧,脱皮后色泽洁白,无毒无臭,强度极大,适于制作各种日用器皿。1971年前主要编织巴斗、簸箕、鞋筐、柳条帽、镆筐等自用或在国内销售。1972年开始出口,现品种10多个……
56.
三溪竹编
[
安徽省
宣城市
旌德县
]
三溪竹编……
57.
泉州改良竹编
[
福建省
泉州
泉港区
]
泉州改良竹编:为泉州市对传统竹编结构进行改良制成的新型竹编工艺品。其主要特点为吸取古今优美器皿形式,采用外插花与器物结构相结合的作法,改变传统的平编素织。产品外表著色,古朴浑厚。目前改良竹编产品已有瓶、盘、篮、罐、盒、盂、花盆套、灯罩、杯套……
58.
禹王乡柳编
[
山西省
运城市
夏县
]
禹王乡:柳编……
59.
灵山县藤编品、芒编品、竹编品
[
广西
钦州
灵山县
]
主要品种有桌、椅、茶几、花篮、花瓶、果篮、菜篮等,花色品种可根据客户需要生产,主要供出口。目前,灵山编织竹制品远销欧美、日本、东南亚、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,广受世界各地人民的欢迎。……
60.
成都竹编
[
四川省
成都市
金牛区
]
竹编,是成都传统工艺产品之一。其产品粗中有细,疏密有致、色调柔和,且千变万化不失竹子本色。品种有篮、箕、碗、凳、椅、扇、灯、盒、吊篮等,既是家居必备之物,又是风格独特的装饰品。( 成都)……
猜您喜欢
巴蜀四大名酱菜
景芝三名吃
中国四大白蒜
云南三大著名火腿
独山三酸
袁州三宝
隆回三辣
海南三大名粽
上思三香
横县三宝
横县三大
中国五大红茶
[上一页]
[第1页]
[2]
[3]
[4]
[5]
[6]
[7]
[最后一页]
[下一页]
返回电脑版